2020年1月9日 星期四

2020選前心得小整理

想講的事情太多了,可能會有點雜亂。不想看太多的人就自己end哈哈,中間的文字有興趣的人再看就好。


-----------


理論上討論公共事務應該要用純粹的理性客觀來看所有事情,但每個人通常會發展出自己的價值和信仰,然後傾向捍衛自己的立場。而網路上各方的資訊又爆炸般地散播,我們在有限的視野和心力下,都容易看到自己立場相近的訊息,進而強化自己的立場和信仰。


在網路上筆戰的時候,常常可以見到雙方各自提出己方的證據和推論,然後就開始爭論,比較好一點的,兩邊可以理性拼湊出一個融合兩造的故事和結論,但更多的就是各自大聲講話,然後沒有結論,幾天後可能又有其他話題可以吵了。以前我也很愛吵架,但大部分的時候只是義憤填膺,正義感發作覺得非戰不可,現在的我已經轉換心態了,越來越「佛系」了:即使有些人的主張再怎麼荒謬,其內心信仰也是經年累月建構起來的,再強的人都不太可能有能力直接打翻,打臉通常也只是打給自己爽的,無法達到有效溝通,然後自己傷心傷神。有限的心力拿來做有效率的溝通:在投入一場討論前先大概評估一下大家的立場和想法,有哪些片段是可以切入參與討論的;另一方面也時時提醒自己,自己的所知可能也只是片面,在討論的過程中要去重視所有人看到的真相,再把自己看到的真相提出來,然後在過程中放下自己的自尊心,努力站在「大局」裡思考,要想得更全面,要追求的解答需要包含所有的人民。


會扯以上這些,主要是針對兩個現象的有感而發,一個是「X粉」和「X黑」的親衛隊現象,在親衛隊的思考模式裡,好像100%就是要投誰,或是100%的逢誰必反,我覺得這並不健康。就像人都會犯錯,知錯能改的人才有持續成長的空間,當一個團體的氛圍變成有100%不可質疑的神主牌或真理,這個團體就故步自封了。我覺得只有持續接收「異見」,然後持續思辨,才是健康的態度,只是現在好像有很多社群團體,裡面散播的資訊充滿各種偏差,但信者恆信,短期內我也不知道有什麼辦法,只能希望政府、傳媒、教育等等管道持續努力,去嘗試培養大家獨立思辨的能力了。


另一個是這四年民進黨和時力在國會產生的各種爭執。在我的自我沉澱和反省中,我努力成為一個更好的溝通者,然後就會聯想到,如果實際政治場域裡的工作者,也能有同樣的溝通心態,台灣會不會進步得更快呢?常常看到一些來自國會的facebook訊息或報導,覺得民進黨和時力的運作摩擦太多了,我目前的程度不足,也無法給出多厲害的建議,只是一個單純的想法,覺得如果兩方彼此把溝通做好,事情會好一點吧。


(私心多提一件事:把時間拉回2016,時力和綠社盟、自由台灣黨這些小勢力沒辦法合流進擊,也是很可惜的事情,我認為泛台派第三勢力的主要敵人應該很明確:就是在藍綠框架之下先打倒國民黨,如果大家能有這部分的共識,是不是可以不要太堅持走自己想像的路線,而是把大家當成隊友,想辦法一起帶領台灣前進呢。)


就我看來,民進黨和時力的芥蒂是一直在加深的,時力不願意在一些藍綠的選擇題上作答,不知道是不是挾了私怨的緣故。溝通不良其實兩邊都有一些責任,民進黨裡面至少有兩個因素,一是黨內的保守勢力本來就不夠進步,尤其是地方出身的區域立委,二是民進黨的鐵粉自我意識過高,太瞧不起時力。時力這邊的狀況是,黃國昌徐永明帶領出來的風格,打藍和打綠的力道差不多,有時時力維持中立的結果是讓藍營拿到好處,這是泛綠很在意的點。或許「不當小綠」「打綠不偏坦」就是黃國昌和徐永明要的政黨方針,該監督的要監督,這本身也是好的,但民進黨在台灣主權及一些進步議題上,我認為已經取得空前的進步了,所以如果我是時力的領導者,而且內心是把進步價值的大局擺在優先,那在民進黨做對的一些議題上,我會公開給予大力的肯定,也會避免在一些場合讓國民黨拿到更多的好處。


徐永明我不夠熟,我多嘴一下黃國昌。我每週都會開車經過汐止,孫繼正的存在相當刺眼。從罷昌公投的結果來看,結論是很殘酷的:不論黃國昌打弊案形象多麼鮮明,國民黨有動員,民進黨不動員,黃國昌的得票數之就是慘。這也讓孫繼正至少可以一路囂張到2020的1月11日,更是目前黃國昌不選汐止,民進黨不得不推人的邏輯。在我的想像裡,真正的戰神,是應該要繼續在汐止堅定的選下去,持續去和孫繼正那些人對話的,但黃國昌脫離了這個戰場。如果賴嘉倫有辦法延續戰神的氣勢,我覺得也還OK,雖然時代力量也不是多有錢有勢的政黨,但如果時力仍然有不少全國性的看版輸出,我總覺得應該要多花一些心思在汐止和賴嘉倫身上,否則怎麼看都是背棄汐止選民啊喵喵喵。我相信黃國昌本人沒有任何惡意,只是他本人不太懂做人和搞政治,希望有機會他可以多想一下,怎麼樣把政治的棋下得更漂亮,這樣對黃本人對時力對台灣都會有好處。


---


以上心得文我至少花了四天在寫編修刪。但可能也不夠好,太久沒有好好整理思緒和寫文章了,大家要砲可以,打小力一點啦,我會檢討自己的不足。


---


至於政黨票的選擇,基本上我覺得是這樣啦:大黨投民進黨是中規中矩,想投監督民進黨的小黨,我會含憤選時力。



2016年我投綠社盟,我當時不信任民進黨,也認為(當時的)時力和民進黨靠太近了,而且社民黨的人選和主軸是我個人最支持的。當時有很多其他小黨也標榜進步,但我沒什麼猶疑。


在這四年來,我對民進黨政府和國會表現已經滿意了,因為體認到每一寸的改革都不容易,這四年已經遠勝國民黨的八年。至少有堅定地站在中國的對立面,不會向中國下跪,在同婚上取得超乎我想像的結果,在教育上也看到不少翻轉過去,還有一些我現在沒想到的事情等等。不分區名單出現范雲和洪申翰讓人眼睛一亮,就算民進黨的主流還是會偏向財團那邊,但黨內還有林淑芬,也還有林飛帆和很多我這代的年輕人正在嘗試帶領民進黨的風向,現在的民進黨是比四年前好的。所以把選票拿來鼓勵民進黨我覺得很OK。


但我也覺得民進黨有小黨監督來比較好,放眼望去幾個我有意見的小黨,在這裡來說一下。


綠黨推出了亮眼的鄧惠文,還有一些可能不錯的政見,但政見應該只能參考用。我不信任王浩宇帶領的團隊配得上綠黨的理念和政見,當地球公民基金會為礦業法發聲時,綠黨在哪裡,王浩宇選區附近的大潭藻礁議題,綠黨做了什麼,基本上完全不能看。和柯文哲差不多投機吧,只想著怎麼拿取power,這種人發揮熱心做做事我覺得還OK,但我會把票投給思想和價值比較進步的人選和團隊。


如果有人想要投給民眾黨,我個人衷心的建議是:同樣是號召不投藍綠的時力,絕對是更好的選擇。柯這幾年已經可以看出完全沒有進步理念,只想著當總統,底下參選名單也有很多投機政客和中途加入者,讓他們進國會,就算撇除中共可能暗中著力的因素,我也不看好這群人未來的表現。


很多人覺得基進黨不錯,陳柏惟和顏寬恆要選哪一邊答案也很清楚,但基進黨一直以來90%的表現就是台灣獨立和擔任民進黨側翼而已(基進黨主張要站在雞蛋的一方對抗高牆,只是他們唯一的高牆是國民黨和中國,如果有弱勢的抗爭對象是民進黨,過去的經驗基進黨都是站在民進黨那邊的)。一個只有在台灣主權基進的政黨,只會監督民進黨台灣意識的政黨,以目前蔡政府的表現,我覺得國會裡沒那麼需要他們。


其他小黨我資訊不多,而且應該聲量也離5%有距離,我就先不談了。


我並不喜歡現在的時力,我立場其實是站在退黨的Freddy和洪慈庸這邊的,我相信很多很討厭時力的泛台派想的都和我一樣:如果自詡為一個進步的政黨,該監督的要監督,但該肯定的要肯定。在民進黨一邊抵抗中國壓力,一邊為台灣帶來一些進步的時候,如何在民進黨和國民黨之間選一個,蔡英文和韓國瑜之間選一個,時力沒有給出明確表態,那我就會覺得,他們思考如何讓自己的選票最大化,多過那些進步價值。(我後來在這篇文章讀到時代力量的填答,但我從之前黃國昌和徐永明的表現,我覺得至少他們表面上不太願意挺蔡英文。)


所以是含憤投時力啊,是考量民進黨需要被監督才只好投的。陳椒華我覺得不好,但邱顯智和王婉諭OK,黃國昌的政治判斷不行但在問政上進國會好像還是利大於弊,而時力在地方上也有一些既有戰果,也有很多很用心工作的黨職民代在努力中,所以時力還是枱面上我覺得最能監督民進黨的選擇。


--

來寫結論吧。我們要對抗中國的壓力,所以要抓緊民主自由,哪些人是台灣民主自由的敵人,其實是很清楚的。避免讓韓國瑜和國民黨拿到選票,避免讓會和中共沆瀣一氣的政黨當選,就是正道。做完以上的條件刪除,剩下來的選項,在政黨票上,我的意見是:投民進黨或時力。

距離投票只剩五十幾個小時,最後我會蓋給哪一黨,我也沒有把握,或許大家可以多多和我分享意見,讓我參考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