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

陳為廷事件之我見


用陳為廷當標題,只是突顯他這次的作用。事實上,社運通常是團隊運作,且陳本人也參與了相當多的社會活動。

不論如何,願意出來關心社會,是必須給予肯定的,台灣這樣的力量並不多。


---

社會運動如果有民意為基礎,仗就好打得多,就不用思考如何讓人民相挺。我小小的歷史知識告訴我,人民出來反抗政府(※註:台灣現在政財媒三位一體,我視為同一。)大多都是維生困難,搭配政府高壓或冥頑的統治。

現在的台灣人民,達到「維生困難」的比例還不夠高,高壓的政府已經被上一代推倒,也沒有外悔,就像颱風少了水氣,不成氣候。而現在的台灣政府也很聰明,知道不能激怒人民,因此所有的社會運動,都打得很辛苦。

網路好像無遠弗屆,但每個前端使用者,卻有不同的資訊管道和篩具。管道先決定了哪些文章會被看見,而篩具可以做深讀、淺讀、和略過。

壟斷的媒體是個大篩子,知識分子就像埋在其下的種子,還是能從土裡鑽出來。但是大概一兩天後,政府和主流媒體都低調了,還能看到的人,大概就目前這些了。這充分顯示目前媒體對社會的影響力。而社運似乎就是這樣,只能期待民氣能一次一次地累積,還有努力製造機會,把握機會,過了一次就記取一次經驗。

---

基於對前線戰士們的同情,我希望能讓更多人看見他們的努力,除了在臉書分享不少文章,也和一些有異見的朋友交鋒。而一個人有多大能耐,最簡單的測驗,就是上場打一仗。

話說那幾天我臉書看得超用力,很怕錯過任一篇有影響力的文章,也想看看所有人在這議題上回應了些什麼。(那幾天工作的進度其實很差......  XD)

激情過了,冷靜下來檢討自己,掌握主題的能力不好,情緒還是太衝動,自己理念不夠堅定而常常被別人的言語牽走,總是事後才覺得當初應該如何如何。看著一些人寫出嚴謹中肯的文章,我還是只能嘆氣,繼續用功吧。

但我相信努力總會留下些收穫,我也算剛起步而已。最後用張懸的文字收尾:

(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lgae.deserts/posts/10151277100054824)

在慢慢沉澱激情時,閱讀這段文字,真的十分受用  :)

好想當個辯才無礙的人,我正在向前進,
再接再勵。


p.s. 如果有心從事社會運動,《王丹回憶錄》很值得好好玩味。或許書局還有很多前人的經驗可以學習。

張懸的文字: (節錄)

大部分的人都明白待人處世的對錯。
我們都有將心比心的能力,
而將心比心帶來的,對人的"平視",
遠比同情,禮貌或不忍對於自己與他人更加重要。
除了平視,
更重要的是如何運用我們各自的能力與判斷,
給予一份因平等心而展現捍衛他人尊嚴與權利的無畏。

展現這份無畏的勇氣,
是需要練習的。
練習去了解自己對事物真正的感受,
面對不熟悉的事物是厭惡,或只是因為恐懼?
事物的樣貌才會慢慢清晰。

練習去分辨自己的心得,
是因為少數的經驗做出認定,
是因為社會的既有觀念,
或只是事物本身不容易吸引人去了解?
我們才有機會得知人事物背後的隱藏版故事。

練習在不同的狀況,對著不同的人,
找到自己最能清楚表達立場與意見的方式,
讓想表達的衝動,
因練習而變成一種臨危不亂的堅定,
讓心裡的價值觀因為練習,
而不被突發的狀況打擾,變成退卻或暴力-
因為我們知道自己要說什麼。

面對衝突,
人的善惡觀是被教育出來的或是自己做的選擇就會顯現。
被教育的,才會動搖,
自己體會過的對錯,才會變成心性本能。
準備好這樣的自己,
我們心裡常常以為給不出去的善意和力量,
才有無畏給予的機會。

而也許有天,對於追求真相,
表達尊重與維護各種人生的價值,
我們不約而同的練習與展現,
能讓我們卸下對善的苦惱和對惡的憂慮,
走向下一段路,
一條變得幽默銳利,
自由卻不因笑罵而失去堅定宏觀的社會改革之路。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